行业发展现状及背景

城镇燃气是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生活、工商业、交通、供热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治理、能源转型升级的推进,城镇燃气行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城镇天然气消费量逐年快速增长,城镇用气人口由2015年的3.5亿上升至2021年的5.5亿,2009-2021年,中国城市燃气普及率逐年提高,由91.41%提升至98.00%;城镇燃气企业已多达2700余家,形成了多元投资主体共存的市场格局。

未来,大气污染治理将推进中国天然气产业持续发展,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有利于城镇燃气企业延伸产业链,并促进天然气配售环节的公平竞争。

大型城镇燃气企业持续完善天然气产业链,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项目,积极拓展增值业务。天然气与多能互补是未来城镇燃气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十四五”期间,中国城镇燃气企业要深耕天然气销售业务,打造LNG全产业链,实施一体化运营模式,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

在油气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煤改气”环保政策更加稳健、行业监管全面收紧的形势下,

中国城镇燃气企业发展现状

1.天然气销售量稳步增长,2019年增速明显下降

2.用气结构以工商业为主,交通用气占比逐年下降

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对全国城镇天然气消费领域的划分,主要领域为居民、供热、交通和工商业。从消费结构比例看,2016-2019年用气量占比最大的是工商业领域,所占比例维持在53%~56%,居民用气领域所占比例为24%~26%,供热用气所占比例为10%~11%,交通用气所占比例为9%~11%。交通用气量出现负增长,用气量占比不断缩小,与全国情况一致,个人感觉有一个现象像CNG汽车减少了。

3.优化业务布局,持续完善天然气产业链

上中下游的产业布局

4.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

在能源供给方式上,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多能互补等技术快速发展。国内两大电网公司、各大发电集团,以及协鑫公司等民营企业都已相继进入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分布式能源项目正在成为天然气利用的热点。大型城镇燃气企业具有气源、管网、客户群体等优势,正在充分发挥天然气业务与新技术的较强协同性,通过分布式能源项目分步建设,积极探索天然气业务有效融合多种能源利用,以满足客户不同的用能需求。

5.积极拓展增值业务,努力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1.华润燃气通过深挖客户价值,为用户提供燃气具、燃气保险以及延伸增值服务,2019年增值业务收入达到20.1亿港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燃气保险继续增长73.77%,达3.3亿港元。

2.新奥能源借助企业品牌影响力,提供安全到家、智慧厨房、一站式采暖、安维系统等多样性产品和服务,利用企业线上和线下平台推广灶具、采暖炉、热水器、抽油烟机、消毒柜等燃气器具产品,并推出智能表、警报器等多种智慧产品,2019年增值业务收入达到1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增值业务毛利超过天然气零售业务。

3.中国燃气的增值业务包括销售自有品牌“中燃宝”壁挂炉和厨房燃气具、智能家居、燃气综合保险代理等产品。2019年中国燃气推出了“慧生活新零售平台”,这是集网格化社区服务、会员制服务、社交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燃气服务和增值业务产品线上销售,2019年9月底线上客户数突破400万。

4.港华燃气于2005年推出“港华紫荆”自有炉具品牌,目前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港华燃气的产品涵盖燃气采暖设备、燃气灶、干衣机等,还开展水务、电讯、橱柜、保险等延伸业务。昆仑能源优化非气业务定位,提升“一站式”服务价值,大力开展产品销售、客户增值等服务,推进燃气保险等业务。

中国城镇燃气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

1.大气污染治理推进中国天然气产业持续发展,“煤改气”政策将更趋稳健

2.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有利于城镇燃气企业延伸产业链,促进天然气配售环节公平竞争

1.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13个部委出台《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建立用户自主选择资源和供气路径的机制,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用气成本。为促进天然气配售环节公平竞争,多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实施办法。例如,山东省印发《关于支持和规范对企业天然气用户实行直供服务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年用气量超过5000万立方米的各类用气项目向生产销售企业直接购买天然气等措施。

2.2019年3月,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确立国家管网公司组建原则和油气市场体系改革目标,明确要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2019年12月9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正式成立,将实现管输和生产、销售的分离,促进管网的互联互通,并更好地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 终端市场监管日益严格,对城镇燃气企业的特许经营造了很大冲击,城镇燃气企业收益将受到较大影响。

3.政府对终端市场监管日益严格,城镇燃气企业收益将受到较大影响

1.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提出城镇燃气配气价格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准许收益率按不超过7%确定。

2.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规范城镇燃气工程安装收费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合理确定城镇燃气工程的安装收费标准,原则上成本利润率不得超过10%。

3.这两个文件构成了中国城镇燃气行业的两大支柱性监管政策,随后各地政府先后出台加强地方监管的文件,成本监审、服务标准、信息公开等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国城镇燃气行业进入严格监管阶段。

4.随着政府对城镇燃气行业终端市场监管的全面加强,作为城镇燃气企业主要收入来源的配气费、工程安装费明显下滑。除昆仑能源外,接驳费仍是华润燃气、新奥能源、中国燃气和港华燃气的重要利润来源。华润燃气、中国燃气和港华燃气的接驳费在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维持在15%~20%,新奥能源约为10%,但接驳费毛利率均高达40%~60%,在总利润中的占比高达35%~50%。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中低速发展期,城镇燃气企业接驳业务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4.天然气与多能互补是未来城镇燃气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强调要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加大对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多能互补的政策支持力度。

关于“十四五”期间城镇燃气企业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

1.当好深耕天然气销售业务的主力军

天然气销售业务是城镇燃气企业的主营业务、生存发展的根本、加快发展和提升盈利能力的保障,也是企业拓展新业务、新领域的基础。围绕产业链延伸客户价值,持续挖掘客户价值,加大新业务拓展力度,大力推广增值业务服务。

2.当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参与者,适应新环境改变粗放发展模式,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城镇燃气业务的局部自然垄断属性较强,又具有公用事业的特点。在国家深化油气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监管逐渐加强,城镇燃气企业收益将全面压缩。

对此,城镇燃气企业应主动适应新的经营环境,改变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增强市场开发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专注于用户需求,提高用户燃气服务质量,提升配气管网投资运营效率,降低输配环节成本,规范工程安装等辅助服务标准,保障各类用户的安全、稳定、可靠供应,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3.当好打造LNG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排头兵

面对全球天然气资源长期处于供应过剩的局面,随着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中游基础设施将更公平合理地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城镇燃气企业应立足现有终端业务优势,加快布局进口LNG业务,积极引进LNG资源,参与国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LNG接收站建设,建立涵盖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的LNG完整业务链条,实施一体化运营模式,形成多元化的资源供应保障,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当好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先锋队

城镇燃气企业要加快研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终端一体化集成功能系统,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加速发展用能侧冷、热、电、蒸汽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同时,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等新兴技术,逐步融入天然气管网运营和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向数字能源平台运营商升级发展,创建清洁、低碳、高效、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